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运河开发区报 > 文化名人 > 正文

大运河德州段水利史

前 言
    德州,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是受大运河惠泽较早的地域之一,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隋代的永济渠贯通后,大运河从境内穿过,德州迎来了贤达汇聚,商贾云集,樯帆如林的繁荣发展机遇,金代德州运河上更是“舳舻首尾相衔,密次若鳞甲”,明清京杭大运河发展到鼎盛时期时,德州是运河上的重镇,与天津、临清、徐州、淮安并列为中央五大水次仓之一。
德州古运河概述
一、 地形、水系与气候对漕运的影响
    地形变化受黄河、卫运河多次决口改道冲淤的直接作用,形成了垄岗地形、缓平坡地,洼地及河槽洼地四种地貌形态。地形自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西南部高地海拔32.6米,东北最低处海拔5.3米,地面坡降1/7000—1/8000。
境内由于黄河的多次变迁冲积,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不断的兴水利除水害,逐步形成南有黄河、北有运河;徒骇、马颊、德惠贯穿其中的水系格局,除运河向北流外,其他河流均属雨源型河道,东北流向。
    德州地处北方,降水有显著的季节性,多年平均降水量555.4毫米。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雨量集中,6~9月份降水占全年的77%左右,而7、8两月降水量就占全年的56%左右,发生局部暴雨较多,往往形成暴雨洪水,甚至漫延成灾;晚秋雨少干旱,冬季少雪低温,河流封冰期一般多在12月中下旬至2月底,约为60天左右。由此可见,德州段运河每年的春季进入繁忙期,在畅流期为防止河段拥塞,清政府对漕船的行驶方向、行驶次序、行驶速度、抵达期限都有规定。载粮的重船一律自南向北行驶,不准回空的船只向南逆行。夏秋大雨季节,往往在逆水激流之处设置引纤小船,护漕引路北上。枯水期,水少河浅,漕船不好通过,当使用两种办法解决,一是拉纤,就是人力牵挽漕船。二是起拨,就是改用船体小、吃水浅的驳船装载起运。乾隆末年,京杭大运河上有官方驳船1500只,德州至临清河段配有300只。
二、运河河道的历史变迁
    德州段古运河由卫运河和南运河组成,流经德州的夏津、武城、德城区,全长141千米。上游有漳河、卫河,两河从河北省馆陶县徐万仓相汇后到德州四女寺的这段运河,被称为卫运河,自四女寺水利枢纽至天津段称南运河。前身是汉献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为北征袁尚时,“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的白沟,即今卫运河。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隋炀帝整治白沟,改名永济渠。唐代德州段运河是永济渠北段的一部分,是运送征战物质的主要航道,当时称御河;北宋年间,黄河多次决口改道“御河湮灭,失馈运之利”;金代由于战乱大运河或通或塞,当时只有德州段通运,发挥了重要的航运作用,年漕运能力由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的151.3万余石,到泰定三年(1326年)增至335.1万石;元朝为了北调江南物资,先后开挖了济州渠、会通河、通惠河。至此,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当时临清至天津一段运河称御河或卫河,至清代称南运河。明代和清初,政府全力保漕,运河中兴并达到鼎盛,为解决大运河北端水源,先后从馆陶、内黄、大名引漳入卫,接济漕运。
    清代中叶,海运逐渐兴起,加以黄、淮、运交汇处的清口逐渐淤塞,河运逐渐衰落。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漕运全线停止。进入民国时期后,由于海运发展和铁路的修筑,加上政局的混乱与动荡,统治者对它的整治与管理日渐废驰,德州段运河更趋残破。当时德州以南至临清段运河,河面宽100米左右,水深一般在2米左右,河道弯曲,水势迂缓,舟楫畅通,可航行载重2~3万公斤的木船;德州到天津段运道,亦可航行吃水较浅的汽船。
    建国后,由于沿河工农业用水迅速增长,尤其是上游建成岳城水库(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与河南省安阳县交界处,是海河流域漳卫河系漳河上的一个控制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8100平方公里,占漳河流域面积的99.4%,总库容13亿立方米,水库于1959年开工,1960年拦洪,1961年蓄水,1970年全部建成)后,截走水源,航道情况骤然恶化,虽保持三级航道标准,但不能通航,变为防洪排涝河道。1981年,成立于1942年的运河德州航运局撤销,德州段运河成为季节性河道。
三、大运河德州段现状
    70年代后期,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用水量与日俱增,天津市严重缺水,1981年8月国务院在京召开京津用水紧急会议,决定由河南人民胜利渠、山东位山、潘庄三条引黄干渠引黄济津,解决天津需水之急。
    同年11月引黄济津输水工程建成放水。此后,德州运河肩负起了新的历史使命。每年滚滚黄河水都会由齐河县潘庄总干渠引水进入马颊河,再经沙杨河、头屯干渠、六五河,用倒虹吸方式穿四女寺减河、岔河入南运河,最后送至天津。整个输水线路由南到北纵穿德州市的齐河、禹城、平原、武城5个县市,跨越了166千米到达运河。沿线人民群众顾全大局,日夜巡查防守,不引水、不污染、不截留,将宝贵的黄河水每年保质保量的沿着南运河这条经济生命线顺利送入天津,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南运河也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1、卫运河段概述
    从河北省馆陶县徐万仓到德州四女寺的这段运河,因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后占压的漳、卫河故道,所以被称为卫运河。它在夏津县白庄流入德州市境至四女寺枢纽,全长82.8千米,左岸属河北省,右岸是夏津、武城两县。河槽宽140~250米。
    卫运河在古代,因源出古卫国(春秋时河源在百泉属卫地,今河南省淇县、卫辉市一带)而被称作卫河。卫河汉代称白沟,亦称宿胥洼;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隋炀帝整治白沟,改名永济渠;明清称卫河、卫漕。卫河在历史上的特性是“易盈易涸”,河道因上宽下窄,历史上“每岁必决”。为保漕通航和防洪,历代在南运河上开辟了多条减河。
2、南运河段概述
    南运河以四女寺水利枢纽为起端,向北流经德城区二屯镇第三店村进入河北省,市域流程44.8千米。其河道基本上保留了清代之后运河的原初风貌,运河岸边仍然可以辨认的多处码头,记录着德州运河曾经有过的漕运繁忙。卫运河进入南运河后,河道变得狭窄。历史上曾多次因洪水泛滥而酿成水患。
3、四女寺减河
    明朝永乐年间,为减轻卫运河水患的压力,开挖四女寺减河。四女寺减河的前身是鬲津河。直通黄河故道,至无棣入海,分减运河洪水。但长仅6千米,无河形,又无堤防,起不到减河的作用。后明、清两代都曾在四女寺兴建减水闸或滚水坝。
    现在的四女寺减河只指从今四女寺闸下到宁津大赵两河汇合处的河段,又名“老减河”,长53千米。广义的漳卫新河,是减河、岔河和两河汇合后河段的总称。为保漕通航,从明代永乐年至清代,在南运河上先后开辟了四女寺减河、哨马营减河、兴济减河、捷地减河、马厂减河等,主要是分泄洪水,保证漕运安全。
德州运河水利工程
一、运河明珠--四女寺水利枢纽
    德州段运河现在建有祝官屯、四女寺两座水闸,两闸由节制闸和船闸组成,除蓄水灌溉外,兼有航运的功能。
    四女寺水利枢纽因地处山东省武城县四女寺镇而得名。四女寺在历史上是个河港交叉、易涝易旱之地。旧社会,河道年久失修,淤塞严重,提防残破,根本没有什么水利工程设施。雨季一到,由漳、卫河上游来的洪水肆意奔流,造成提防决口,泛滥成灾,遇到旱年,河道干涸,土地龟裂,庄稼旱死。当地谚语说:“雨天水汪汪,晴天白茫茫,只见种下地,不见粮归仓,一年白辛苦,落个去逃荒。”
    建国后,1957年国家在卫运河、四女寺减河扩大治理工程中,为控制上游洪水宣泄,确定位于武城县四女寺镇的卫运河上兴建四女寺枢纽工程,1958年5月竣工。1963年发生流域大洪水时,枢纽不能满足泄洪的要求,1971年确定扩建四女寺水利枢纽,新建北进洪闸、兄弟灌区放水洞,改扩建南进洪闸、节制闸、船闸。1972年10月动工,1973年7月竣工。扩建后的四女寺水利枢纽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四女寺减河也更名为漳卫新河。它由南进洪闸(减河进洪闸)、北进洪闸(岔河进洪闸)、南运河节制闸和船闸几部分组成,群闸以堤相隔,又以堤相连,气势恢宏,好似紧挽臂膀傲然挺立的巨人扼守在卫运河之上,并从这里一分为三 ,枢纽工程是卫运河的末端,是漳卫新河、南运河的始端。北路由南运河直上津卫,南路是汇入大海的漳卫新河,中间一路流经德城风景区后汇入漳卫新河。每当枢纽工程上游出现洪水时,调节南运河节制闸或南、北分洪闸来的控制几条河道的洪水流量,从而消减南运河的洪水压力,确保津浦铁路和天津市的安全。该枢纽在防洪排涝、航运、输水、灌溉等方面发挥了显著效益,是海河流域一颗璀璨的明珠。
    1963年海河流域发生大洪水,枢纽工程有效地发挥了控制和调节分泄洪水的巨大作用,确保了津浦铁路和天津市的安全。70年代后天津市严重缺水,国务院决定通过卫河、卫运河引黄济津,以解决天津缺水的燃眉之急。四女寺枢纽多次在引黄济津、引岳济津、引黄济冀中作为输水线路的枢纽,发挥着巨大的经济效益。
    1973年四女寺枢纽还发生过一次洪水倒流渲泄入海的奇观。当年的7月28~29日,该流域突降暴雨,12小时累计降水量达到265.0毫米,高强度的降水使闸下武城县大洼口的10万亩庄稼,淹没在迅猛汇集的涝水里。大洼口的排涝口位于枢纽工程下游的1000米左右,由于当时的排涝河道较窄,行洪缓慢。汇集而来的洪水使得闸下水位逐渐高于闸上水位近1.5米。
    “保住10万亩丰收在望的庄稼”已是当时防汛工作的重点。因为当时的枢纽还肩负着向天津送水的任务,防汛指挥部综合汛情信息果断做出了:“提起南进洪闸,使大洼口涝水回流到闸上的卫运河,在兼顾引卫济津,保证南运河向天津供水不少于150立方米每秒的前提下,再提开北进洪闸通过漳卫新河泄洪入海”的决策。 
    8月1日上午,竣工不到半年的南进洪闸起用了。厚重的弧形闸门缓缓开启,霎时,壅阻在闸下河床里的涝水夺门而出,裹挟着大大小小的漩涡和杂物迅速与上游的来水交汇,腾起的浪头猛烈地拍打着两边坚实的堤岸,绕向北进洪闸,顺着人意沿着漳卫新河河道急奔渤海之滨了。当时坚守在防汛第一线的水利工作者和近千名抗洪民工站在的堤岸上共同目睹了这一极为罕见、令人叹为观止的洪水倒流奇观。
二、恩县洼滞洪区
    恩县洼滞洪区位于武城县境内,又名四女寺洼,古称高鸡泊,为漳水所致。滞洪区北临卫运河右堤,东以陈公堤为界,南靠六六河和平武公路,西接自然高地,设计最大淹没面积325平方千米,最大滞洪水量7亿立方米,最高水位24.82米,涉及6个乡镇157个村,人口13.2万,耕地35万亩,武城县城也坐落其中。滞洪区内现有撤退路7条,长83.4千米,县城围堤18.4千米,陈公堤24千米。西郑庄分洪闸是恩县洼滞洪区分洪口门的控制工程,11孔,设计分洪流量1200立方米每秒。牛角峪退水闸是滞洪区的退水工程,洪水从牛角峪入减河。为防高水位倒灌,由防洪闸、低水涵洞和退洪闸组成,共9孔,设计泄水流量378立方米每秒。
    早在1954年,按照“以撤离为主、就地避险为辅”的原则。国家正式将恩县洼定为滞洪区,是卫运河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954年汛前,在甲马营西建浆砌砖结构溢洪埝,埝长450米,高2米,设计分洪能力310立方米每秒。1958年因卫运河裁弯,口门失去作用。
    当馆陶流量已达到3000立方米每秒,并且预报上游洪水仍继续上涨时,由省防汛指挥部发布行动警报,滞洪区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当卫运河临清至四女寺上段水位达到保证水位时,且卫运河河道堤防发生严重险情时,同国家防总发布分洪调度命令,漳卫南运河管理局负责开启西郑分洪闸向恩县洼滞洪区分洪。
    恩县洼滞洪后,整个大地一片汪洋,当地百姓以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保障下游广大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及京沪铁路安全。历史上曾于1954年、1955年、1963年三次滞洪,其中1954年滞洪水量1.7亿立方米,淹没面积190平方公里,耕地22.8万亩。恩县洼于1963年发生历史最大洪水,洪水位高达24.70米,最大洪量为6.77亿立方米。漳卫河中上游堤防多处溃决,京广铁路中断。下游河道防洪形势极为严峻,为了确保津浦铁路安全运行并减轻天津市的防洪压力,中央决定在四女寺村西扒堤分洪,最大分洪流量为1000立方米每秒,淹没面积325平方公里,耕地40.0万亩,村庄151个,倒塌房屋8万余间,死亡7人,受灾人口近7.6万人。保卫了下游广大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京沪铁路的安全运行。

(作者:柴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