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运河开发区报 > 社会新闻 > 正文

社区顽症,靠什么根治?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 赵庆伟 通讯员 孙济宽)小区事务,看起来“鸡毛蒜皮”,对于居民,却件件是影响生活的大事。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明确的责任主体,一些职能部门不愿碰,或者干脆“踢皮球”,问题常常“空转”,冷了群众心,损害了政府形象。
    2011年初,我区成立了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局。成立专职部门,为的是让社区事务管理有主体、有抓手,实行一揽子管理。
    三年多来,我区的尝试是否顺畅?能不能为全市社区管理提供借鉴?

成立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局 让管理有了主体和抓手

    施治三年多,效果如何?“有亮点,同样困惑也不少。 ”区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局局长李占华直言不讳。
    据了解,我区有小区119个,作为我市的老工业基地和商贸、物流集散地,老旧小区占了四分之三,这其中,“三无小区”(无物业、无维修基金、无业委会)又占了一半多,这些小区往往是“社区病”的集中爆发地:私搭乱建、管道老化、设施不全、乱停乱放、绿地变菜园、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几近瘫痪……
    几乎天天有人投诉,但很多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原因五花八门,归结起来就一条:没有明确的责任单位。
    许多事,看似这个部门该管、那家部门也有责任,“九龙治水”却没有部门愿出头,社区事务推来推去,最终搁浅。
    为了让社区管理有主体、有抓手,于是我区成立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局,“一揽子”兜底社区大小事。
    该部门成立之后,改观很大:小区水、电、气、暖等问题实现“有处可诉、诉即可处、处即可解”,很多老旧小区设施得以完善,“三无小区”也由政府配备了保洁员,“脏乱差”现象彻底扭转。
    2013年,我区涉及社区问题的上访率比上年度降了85%。

管理前置 党建推动 新模式值得借鉴

    试水三年多,我区也探索出一些社区管理新方法,很有推广价值。
    ——将社区事务管理的触角进行延伸,实行“新建住宅项目配套建筑与设施设备预审和验收审查”制度。区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局在调查中发现,社区的许多矛盾,苗头隐藏在建设之初。个别开发商以次充好,导致设施没用多久就出了毛病,待居民发现时,开发商早已不知所踪,责难指向物业,物业很委屈,最终激化了双方矛盾。而把新建小区的配套设施也纳入预审、验收,从建设时就加以规范,遏制了个别开发商的投机行为。 2013年11月,市住建局还专门下文,在全市推广这一做法。
    ——把物业管理延伸至项目规划设计、销售和施工环节,消除了矛盾隐患。比如,通信行业有个“潜规则”:有运营商为了抢资源,“公关”开发商,争取端口唯一接入权,居民失去选择自由,易引发不满。然而通过物业管理前置,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局与各通信运营商达成共识,新建项目,谁也不准搞“小动作”,几家平等接入,满足了居民多元需求。
    ——创造了社区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统一纳入党支部管理的“三位一体”治理模式,通过党建这种巧妙的方式,整合了社区的管理资源。
    德棉社区就是这个模式的受益方之一。德棉社区是我区的第一大社区,人口1.3万多,楼房多达88栋,其中,八成以上是20多年前的旧楼。此前,由于管理不善,小区内杂草丛生,私搭乱建现象泛滥,小商小贩四处设摊,秩序混乱不堪,还经常发生盗窃事件,群众意见非常强烈。但至于怎么管,居委会、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三个棒槌敲不到一个鼓点上”。
    我区决定:建立德棉社区党支部,将社区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统一纳入党支部。其中,社区居委会书记任支部书记,业委会和物业公司负责人任党支部成员,社区居委会与物业管理公司、业委会三者之间指导与被指导、监督与被监督。这样,业委会与物业公司的矛盾少了,共识多了,三方拧成了一股绳,许多“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先是投资46万元建成了社区便民市场,商贩统一迁入,方便了居民,净化了环境;又投资40多万元建设了围栏、岗亭,增设监控,偷盗案例大幅下降;投资16万元改造了中心花园,安装了11套健身器材,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此外,小区过去没有储藏间,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严重,如今在党支部统一规划下,社区内分期分批修建了2000多个储藏室,小区环境今非昔比。

社区执法 小区改造 根治之策推行中遇阻

    虽有亮点,但这些只能治标、难以治本。事实上,社区问题治本之策有两条:一是执法进社区,社区问题光靠居民自律显然不行,许多陋习只有关进执法的笼子里,才能根本杜绝;二是老旧小区改造,从近几年投诉来看,社区问题多出在公共设施老化、失灵上,也是居民与供给、物业部门矛盾的导火索。而这两条恰恰也是社区管理中的两大难。
    先说这第一难。起初,我区曾试图将执法推进社区,还成立了由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局牵头,办事处、公安、工商、城管、社区委员会等共同参与的“执法综合体”。但是,这个设想很快“夭折”了,问题出在权责不明上。
    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局副局长韩国村向记者讲述了一则例子。在德棉社区,有居民私自在车库开补习班,最多时达32家,嬉闹的学生影响了居民休息,而没有任何消防措施的“地下教室”,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就此,“执法综合体”曾进行过清理,开始有效果,20多家补习班应声关了门,但是余下的几家“钉子户”,无论谁来劝,就是无动于衷。而真要动用“执法手段”了,不少部门却打起了退堂鼓,就这样,想管的,没有相关执法权;有相关执法权的,却不想插手,整治不了了之。
    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专家认为,一方面,有的部门眼睛习惯盯着上面,对于群众“鸡毛蒜皮”、领导看不见的小事不愿费神劳力;另一方面,个别部门“有利益就抢,没利益就让”,无利可图的事,提不起兴趣;关键是,部门责任不清,给推诿扯皮留下空间。
    执法部门如何形成合力?专家建议,应整建制将执法推进社区,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制定任务书、时间表,让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减少推诿。
    再说第二难。 2012年,《德州刊》以《谁为9000立方“水损”买单?》为题,报道了我区嘉诚小区的一起案例。按通常惯例,供水公司不直接入户抄表,而是委托给物业公司,结算时,供水公司按小区总表向物业收费,物业则入户抄表,按户内水表向居民收费。但是,由于嘉诚小区不少居民家中水表老化,跑冒滴漏几个月,滴滴答答接水不少,水表却纹丝未动,结果,总表走水18577立方米,物业却只抄来9000多立方米,导致物业公司赔了钱。嘉诚小区物业认为,9000立方水损应由全体居民平摊,居民不答应,物业公司就干脆停止供水,一下子激化了双方矛盾。
    业内人士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对水表进行“一户一表”改造和设备移交,实现抄表到户、收费到户、管理维护到户。但是,改造资金何来?是一个难以绕过的坎儿。
    据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局局长李占华介绍,我区还有许多小区的生活设施亟需改造,只要一改造,许多矛盾实际就迎刃而解,但粗略一算,这笔改造资金高达6亿多元,谁来出?如何出?仍是小区改造亟待破解的难题。

(作者:柴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