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运河开发区报 > 文化名人 > 正文

德州城墙史话

没见过城墙的人,听到说城墙,感到很神秘,其实城墙的历史则在春秋战国之际已经有记载了。德州城墙的历史很多人并不知道,德州的城墙和全国各地的城墙一样,历史悠久,记载的不过是土筑的城墙,北魏所筑的鬲县城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据《山东通志》一书记载:“德州城,本元陵州土城,魏太和年间所筑,久圯。明洪武三十年都督张文杰始建砖城。”至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所筑之鬲县城,限于无法考证的资料,已不知城池规模的大小,设施不详。自建城后历朝历代均以州、县为治所。据《隋书》载:“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就委任太子左庶子、宇文恺重修此城。”至大业七年(公元608年)开挖洛阳至涿州的运河“永济渠”时,将城池固定在运河西岸,即现在故城附近。永济渠在元朝改为漕运河后沿用至元末农民战争。这次战争沉重的打击了当时的统治者蒙古贵族及汉族的大地主、大官僚。据记载:“往年大姓人家,存者无八九。”致使当地的强壮男丁战死沙场,老弱病残被官军杀害无数。明将韩政与元朝陵州守备青罕帖木儿,于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在陵州、冀州、宁晋进行了争夺战。将青罕帖木儿打的大败,收复陵州。第二年(公元1368年)大明王朝建立,任命韩政为千户,都督陵州,重新修筑城墙,召回流离失所的百姓。据明《太祖实录》记载:“近者大军平陵州、燕都,困于征敛,尤其齐鲁,今年税粮亦与蠲免。”“当时草创,修筑城池,整理其治,百废俱兴。”将御河(运河)西所建土城迁址河东岸,原址改名为“故城”。至今故城的地名“青罕乡”是指元陵州守将青罕帖木儿的名。迁移后的陵州,改为德州。

洪武七年(1374年)陵州土城已破败不堪。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德州被大运河决口的洪水淹没,城垣大部分坍塌。据1935年《德州志》记载:“洪武三十年,都督张文杰已指挥徐福建砖城。”于城南开窑烧砖。今城南仍有窑上村,伙房村为其遗址。德州名士李东圃证据:“洪武三十年,是乃土城为砖城改筑,非创筑也。”今天我所要讲的就是德州筑砖城的前后状况。

改筑后的德州是个什么样子呢?从整个城廓的外形看,很像一只官员上朝穿的靴子,与其说叫靴子城,倒不如说是一只裹了脚的女人小脚更形象。城墙外周长十里加一百八十步(古人的计量是用步来代替的)。内周长九里十三步,城内占地3721亩。整个城墙城门占地面积九百六十三亩,城墙高三丈七尺,墙厚3丈。护城河深2丈,宽五丈,设城门五座:东门叫“长乐门”,西门(大西门)叫“聚秀门”,正南门叫“朝阳门”,北门叫“拱极门”,城墙西侧大西门向北350丈设一小门叫“广川门”(小西门是后来建的)。

据《山东通志》载道,德州新筑城门最森严、最坚固的是朝阳门(南门),城门上有双层斗拱的城楼,80步方圆的瓮城(内周)。吊桥设在城外的护城河上,城上有起落架(绞关),城楼是守城将军的指挥部。城楼和箭楼之间的空地叫瓮城,一旦敌人攻破,守城将士就会从城墙的四面居高射杀敌人,这就是人门常说的“瓮中捉鳖”。西、东、北门各有一座城楼,均有内径50步的瓮城。瓮城的城门东门、西门均朝南开,北门的瓮城门朝东开。墙外有一片开阔地,便于暴漏视野,与敌作战。城墙上共有四千多个垛口,是守城士兵观察敌情用的,各个城门修的都很敦厚、做实。城门是整个城市的通道,敌人易攻破的薄弱点,更是防御的重点。德州的城门扇约计用木材2.8立方米,重量达二吨半(根据长度、厚度估量)。从上至下,还横砸了长度15公分,厚23公分的铁蘑菇钉群,城门坚固性可想而知,有效地防止用火攻城的威胁,加强了城墙的抗击进攻能力。当时德州城墙防御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

德州的城墙是谁设计的?为什么中轴线南北不直通?为什么呈靴子状?故事还得从头说起。早在洪武三年朱棣被封为燕王,十三年(1380年)从南京赴任途径德州,虽城池为土城,破败不堪,但他认为此地水旱两路码头,是个军事重镇,特别注意德州的重要所在。十五年(1382年)孝慈高皇后马氏去世,朱棣和诸王子回南京奔丧。事后,朱元璋选了许多和尚,派他们随各地王子到封地,名是为马皇后祈祷,更重要的是起监视他们的作用。跟随朱棣的和尚叫姚广孝,出家后法号道衍。没出家时是明朝开国元勋刘基(伯温)的学生,天文、地理诸皆精通,与朱棣是一见如故,谈话非常投机,是后来为朱棣夺取天下功劳最大的人。道衍诡秘的对燕王说:“您如果用我,我送您一顶白帽子戴。”意思是说将来辅佐你当皇帝的意思。姚广孝是一个了不起的修城设计专家,曾和老师刘基设计过最著名的西安等大城池。回燕京路过德州时,着命道衍设计德州城市建设规划,多次修改,反复论证,精心画了一个非常规矩的德州城的规划图。朱元璋看了后觉得不妥,不能和皇城一样的规整,拿起朱笔将城图的西北角一抹,画成弧形,据说明代的地方城池大都是有一角是弧形的。

据记载:“洪武二十八年,原筑的土城墙被洪水破坏,命都督张文杰,指挥徐福建,按道衍设计的规划筑砖城。土城外边加上一层砖包皮,里面填土,开窑烧砖,土方就地取材。为什么说德州的海子多,挖海子土大都筑了城墙。建一座如此大的工程,土方量是相当巨大的,如要外地取土,费工费力,就地取土是最好的办法。一九四六年前德州城内、城外仍能看到许许多多紧靠城墙的海子,海子的土方就是筑城墙的原料。据我所知,仅城内的海子大小不同的就有几十个。叫上名的妈妈沿海子靠东城墙,现新湖是南城墙边的海子,马家海子则是靠东北的城墙,文庙东后海子靠北城墙,市立医院前、和平公寓北的海子靠西城墙,颐园东海子靠西南城角。诸多的西海子、卢家海子、吕家街海子、大寺后海子、水市西海子、道廒海子、线市海子、桥口北海子等等,还有叫不上名来的海子。这些海子的土一小部分垫了私人房子的地基,大部分是城墙用土。大面积的三、四百亩,小的也有二、三亩,城内、城外星罗棋布。有人说德州的海子是个迷,叫我说谜底是用海子土修筑城墙了。据说,修筑德州城动用民工上万名,前后历时五年,仅土方工程粗略的计算就用了八千多万立方。有人要问了,你怎么知道这些海子的土就是建城墙用了?从海子的形状有看,大、小不等,凡空地的地方没有不是海子的,而这些海子的特点是互不相通,个个是一潭死水,显然是用土方时挖出来的深坑,年久积水故而成为海子。没有一个设计城市规划工程的人员,选在一个坑坑洼洼的地方建筑城池。中轴线至李家角以北海子终止,只有拐向西走水市去北门。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还没有即位的建文帝(第二年登基),派工部侍郎张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为督指挥使,负责燕地最高军事职务,作为削弱燕王的第一步措施,监视燕王行动,倘若有个风吹草动,立刻除掉。张途径德州,上报建文帝德州城修的如此坚固,此乃军事要冲,设重兵把守。

建文元年(1399年)二月,马上派韩观在此练兵,屯以重兵把守。同年七月初四,燕王反,杀张等人,九月文帝命李景龙率大军北征,与韩观合兵,号称五十万讨燕。朱棣打起“靖难”旗帜,废除建文年号,另设各种办事机构,从此叔侄间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拉开帷幕。自建文元年七月开始,到建文四年六月结束,整整三年时间,给德州一带的百姓,带来了极大灾难。青壮年抓丁当兵,死伤无数。老人、小孩远走他乡,被官兵斩杀者不计其数,四地荒芜。新建的德州城经受了“靖难之役”的考验,城内、城外杂草丛生,荒芜人烟,狼藉一片。

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朱棣颁召,改北平为北京。

永乐五年(1407年)德州城墙修葺如初,疏通大运河,以利漕运,为迁都做准备,朱棣也甚知德州城的重要性。不但是水旱两路的交汇点,也是山东、直隶、江苏、安徽、河南、江西、湖北、湖南、浙江九省去北京的必经之路,称“神京门户”、“九达天衢”,成了北京的南大门。采取重大措施,实行移民政策,鼓励和安置外地迁来的百姓,对农民实行让利的垦荒政策,建立德州正卫、左卫所,扩大军屯。德州成了名符其实的“御河金枢”。

永乐九年(1411年)德州知州向原移州治合于卫城之内,城墙加固,每隔100丈修一个突出城墙的马面(敌台),每座马面上建一座敌楼,又叫“卡房”,是守城士兵休息和存放武器的地方,两个马面的中心点是50丈,恰好是弓箭、飞钩、弩矢的有效射程。马面的建成完整了整个城池的防御体系。

正德六年(1511年)刘六、刘七大军见州民移至城里,形成了“州卫同治”。城坚不可摧,望城兴叹,没敢攻城。据记:“是时流寇充斥,不敢窥境邑,民获安。”知州宁河,守备桂勇筑外罗城(罗城绕东关铁佛寺,南至玉皇阁,西连御河堤)广袤二十余里。

弘治十五年(1502年)大地震,城内房屋俱皆倒塌,城西北城墙坍塌,城防受损,都御史张祉和知州主持修复原貌。城墙地基为流沙质,城墙随地质改修为弧形,并在倒塌城墙豁口修一城门,城墙没建敌楼,这就是靴子城和小西门的来历。一是方便了人们进城,二是罪犯行刑的地方。至今德州人对那些做坏事的人还说:“送他出小西门”的玩笑话。

万历四年(1577年),北京皇城御史刘廷元视察德州,命典史官邱正再次对城墙外壁加固,并深挖了城北、东南角一带的护城河。

万历四十年(1612年)知州孙森重修德州城,拨五万银锭,用三年时间,将城墙修葺如初建。于城的东南角建雁塔一座,在大西门的北城墙建一座振河阁。同时重修敌楼、戍舍,这时的德州城的防御设施俱已齐备。

崇祯十六年(1643年)明末农民战坚持最后阶段,李自成打下襄阳,称帝“新顺王”,急转直下,攻下汾州、太原、保定,逼进北京。甲申年三月十八,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吊死,明朝灭亡。遣将郭升循山东,四月八日攻克德州,兵败如山倒,明军稍有抵抗,便望风而逃,城廓没受多大损失。大顺军桀任武德道、吴徽文任知州,本邑人卢世 ,赵继鼎,主事程先贞,推官李赞明,生员谢陛等人于四月二十七合谋将新政权官员设计诱杀。清军大举南下,兵不血刃攻下德州。城门、城墙没有遭受很大损失。

清顺治三年(1646年)裁去德州守城的卫军,设满州兵驻守,改指挥使为卫守备。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经历三百余年的州城修建如初,成为北京的军事重镇,裁左卫守备,左卫军屯归并正守备管理,通令卫所屯田制,改为隶属所在州、县管理,保留德州漕运。

雍正四年(1726年)将大西门外的运河挑直,以防运河汛期危及城垣。果不其然,第二年运河决口,洪水淹没州城,幸而早有防备,城内百姓安然无恙。

乾隆八年(1743年)自清朝建立以来,第二次大规模重修德州城,调拨国库金十四万两,修葺城墙、护城河,并修楼门、谯楼各四座,瓮城在原来的基础加固,又建敌楼两座。

道光二十五年(1846年)白莲教攻打德州城,因城防设施坚固,撤退。

咸丰四年(1855年)山东巡抚张亮基率兵二万在德州设防,阻止太平军北上,清将僧格林沁追杀太平军驻德州,与州城北长庄一带的民团发生冲突,扬言杀全城的百姓。德州知州张应翔以全家性命担保,免于屠城,保全德州城。

光绪元年(1875年)山东布政使李元华拨三万余金委派知州张锡纶修城。因资金不足,仅修了东城垣,而南、北、西三面城墙未修,破败不堪。

民国六年(1917年)运河在四女寺以北的耿李杨村西决口,淹没了德州、宁津、吴桥等十八县。大水围城,仅露七层砖,民谣曰:“城墙涮脚丫,看见景州的塔”。

民国十七年(1928年)军阀张宗昌都鲁后期,原德县长崔馨山,倡导破除迷信,拆除德州古寺及神像,欲拆毁城垣。德州人团结一心,以御水患为名,力阻毁城,故只拆城上的堞口而终止。民国十八年(1929年),国民党党部在德县成立,遂重修葺各门,将朝阳门(南门)改为中山门,东门改为民生门,大西门改为民族门,北门叫民权门。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九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沿津浦铁路南犯,至德州与国民党二十九路军运其昌部奋战三昼夜,因孤立无援,被日军用大炮炸开小西门,德州失陷。日军侵占德州期间,对德州城进行大肆破坏,名胜古迹和重要文物被盗往日本,剩下的毁灭殆尽,城池已成了残垣断壁。

一九四六年六月,德州解放,人们欢欣鼓舞。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为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自1947年着手改造旧城市,对原来的城墙分期进行拆除。一九四七年六月首先拆除小西门,一九五零年拆除大西门,一九五一年四月拆除南门,一九五八年拆除东门,一九六一年拆除北门,一九六四年城墙全部拆除,仅存西北城角一个城墙遗址,作为标志。在拆除过程中,边拆边建设。拆南门后,在原址处修建当时德州的最大建筑物——人民剧场,南城墙修了东、西主干道的东方红路。西城墙拆除打通了循火车站北到造纸厂的迎宾路。另外用拆城墙的砖石料于一九五八年修了一条建新街(跃进街)。共建简易平房1000余间。一九四六年古城墙全部拆除后,循东城墙基修筑了新湖北路,循北城墙基修筑了共青团路。

当今市区内的东方红、共青团、迎宾、新湖北路的纵横方块之间即是原古城区。

德州砖城自一三九七年到一九四六年历经明清二朝二十九帝,五百四十九年。已成历史,传为史话。

(作者:柴晶晶)